學校回復全日制ADHD兒童難適應? 對使用ADHD藥物又有什麼影響?即睇精神科專科醫生建議

2023-05-15


疫情改變原有的生活規律,對ADHD兒童不論在學業上、社交上及自理能力上都受到影響。1 楊醫生表示,「ADHD兒童需要重新適應校園生活,對於接收指令方面往往比較有困難,加上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執行指令上可能會和父母及老師產生摩擦,容易導致情緒失控等問題。」

面對ADHD兒童情緒失控而產生的行為問題,楊醫生提醒家長要保持冷靜,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再處理小朋友的情緒。家長可以嘗試自己慢慢深呼吸,先放鬆自己。「家長想幫助小朋友冷靜下來,可以給他一條毛巾抹臉,讓他喝杯水,給他多一點空間和時間。由於小朋友未必容易表達自己的情感,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我看到你好激動,好像很生氣,不如先讓大家靜下來,再慢慢傾吓吧!』,重點是希望引導小朋友用言語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最後才討論剛才發生的事情對錯。」楊醫生提醒千萬不要互相指罵,引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回復全日課堂對ADHD藥物的影響?醫生:可按需求選擇合適藥物

▲楊醫生提醒,ADHD不只是影響小朋友的學業問題,而是整個人的發展。

刺激中樞神經ADHD藥物可以改善小朋友的專注力及情緒問題,而這類藥物可分為長效(12-13小時)、中效(8小時)及短效(3-4小時)。2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藥物,楊醫生解釋「短效和中效的藥效同樣是快上快落,如果以『山峰』比喻藥效,短效是一個『山峰』,而中效是兩個『山峰』,藥力過後容易出現反彈狀況,而長效的藥物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其藥效會慢慢釋出讓身體吸收,因此相對穩定,能讓小朋友由上學、放學,到回家做功課都能控制專注力及情緒。」

有些家長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的問題,而傾向讓小朋友減少食藥,就如放假期間自行停藥,或是將長效轉為短效藥物。楊醫生明白家長的憂慮,但他提醒,「ADHD不只是影響小朋友的學業問題,而是整個人的發展,包括社交、家庭及自理。所以盡管小朋友放假,家長也可以利用在藥物的幫助下在家中多加訓練小朋友在以上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如果藥物的副作用對小朋友影響不大的話,可以考慮每天服藥,以達到更佳和穩定的效果。此外,每當停止服藥後而再重新服用時,身體往往需要重新適應藥物的副作用,所以家長應盡量避免自行為子女停藥,如有任何疑問,應該先與醫生商量。」

武田藥品全力支持

以上資料由受訪者提供

C-ANPROMHKVyv0095 (05/2023)

Reference:

  1. Davoody S, Goeschl S, Dolatshahi M, Davari-Ashtiani R, Saffarpour R, Sodeifian F, Brand S. Relation between ADHD and COVID-19: A Narrative Review to Guide Advancing Clinical Research and Therapy. Iran J Psychiatry. 2022 Jan;17(1):110-117. doi: 10.18502/ijps.v17i1.8055. PMID: 35480135; PMCID: PMC8994836.

 

  1. Steingard R, Taskiran S, Connor DF, Markowitz JS, Stein MA. New Formulations of Stimulants: An Update for Clinicians. 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 2019 Jun;29(5):324-339. doi: 10.1089/cap.2019.0043. Epub 2019 Apr 30. Erratum in: 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 2020 Apr;30(3):202. PMID: 31038360; PMCID: PMC7207053.

熱門文章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04-30
家居消毒|地板玩具暗藏細菌?推介家居清潔神器 兒童寵物用具適用 天然潔淨防菌更安心
05-09
4歲男童太肚餓偷食被母親以硬物攻擊 全身多處受傷 昏迷送院 體重僅12公斤
05-09
Now《經緯線》負資產32歲港女 擁5層樓蝕千萬 嘆犧牲生活質素 $1000一餐呻慘
05-08

小朋友受鼻敏症状困擾冇精神,無睡意、快見效鼻敏藥點揀好?
2025-05-09
兒童健康|深圳8歲女童跳繩後腹部劇痛 一查 卵巢 竟扭了4圈似麻花|附常見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5-05-09
兒童情緒|精神科醫生分享家長看 兒童情緒 3大盲點|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
2025-05-09
家居消毒|地板玩具暗藏細菌?推介家居清潔神器 兒童寵物用具適用 天然潔淨防菌更安心
2025-05-09
以為年輕/瘦就不會 高血壓 ?名醫破解 3 大迷思:「內臟脂肪」更傷心血管
2025-05-07
研究顯示:母親 肥胖 ,孩子肥胖風險增4.36倍!醫生分享5步驟 讓全家一起健康
2025-05-02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