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還是思辨?家中「小辯士」其實是未來領袖的預兆!|英國Leo老師
2025-05-28

在不少家庭中,家長常會苦惱地說:「我家孩子甚麼都要爭一嘴,講不過他還不肯罷休!」這樣的「包拗頸」行為,有時讓父母頭痛不已。但作為教育者的我,Leo Sir卻認為:這或許正是孩子思考能力與自信心悄然萌芽的證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這種愛爭辯的傾向,其實是一項可以培養、值得珍惜的寶貴資質。
為甚麼愛爭辯不是壞事?
首先要理解,「爭辯」本身不是「吵架」的同義詞。當孩子願意為自己的想法辯護,甚至試圖說服你時,他們正在練習如何組織語言、邏輯推理、分析資訊,並嘗試從他人視角看問題。這正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以我PSHCE課堂上的一個例子來說:有位學生在討論環保議題時,堅持認為「塑膠不一定是壞東西」,他引經據典、查找資料,舉出醫療用塑膠器具如何拯救生命。當然,他的觀點並非主流,但他展現出的論證能力與獨立思考,讓我深受感動。
愛爭辯的孩子,有這些潛力:
● 思維更活躍,不容易人云亦云
● 擁有自信,不畏權威挑戰觀點
● 善於言辭,有成為領袖或談判高手的潛力
● 邏輯清晰,更容易在未來的職場與學術領域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