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祥校長.史泰祖醫生對談 自由教育有弊 傳統方法有利

2012-04-12


史泰祖:皮膚科專科醫生、新民黨副主席。與太太育有三名子女,均已成年,大女丹丹患有唐氏綜合症,長子及小女兒曾分別在加拿大、香港及美國升學。

張灼祥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任校長二十多年,現任拔萃男書院校長。

親子間的相處就像一場角力,育有三名子女的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經歷了三場「賽事」,賽後檢討結果是對於自己採用的自由教育方法抱懷疑,亦感後悔。

這次作客「校長會客室」,史醫生與張灼祥校長討論自由教育的利弊,並歸納接近三十年的養兒育女經驗,認為親子溝通才是最重要一環,父母必須接納孩子,才能維繫家庭關係。

張:張灼祥    史:史泰祖    親:親子王

後悔 放棄本地名校

張: 你曾經移民加拿大,後來回流香港,你的子女曾在加拿大、香港及美國唸書。你認為三地的教育制度哪一個比較好?

史: 這當中有經歷過一些心路歷程,但現在看來,我認為作為中國人,接受本地教育較好,比較恰當。想深一層,我認為本地傳統學校比較好,當然亦有一些缺點,令不少家長「逃亡」至國際學校。但本地傳統學校的價值觀,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尤其是小學和中學教育。我也是讀傳統學校,我覺得較好。

張: 雖然常說「仔大仔世界」,但日後你會要求孫兒到傳統學校唸書嗎?

史: 要是我有孫兒,我會鼓勵我的兒女安排他們到本地傳統學校唸書。

張: 你回流香港後,你的子女是否適應本港的教育制度?

史: 很難適應,畢竟他們在那邊(加拿大)時間相當長。現在回想起來,正因為當時孩子不適應學校,使我心軟,安排小女兒由傳統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到國際學校就讀。她在聖士提反的成績很好,只是她看到哥哥讀國際學校很開心,亦舒服得多,令她想轉校。其實她當時名列前茅,只是中文有點困難,但我們還是不忍心,讓她轉校。她接受的價值觀相當西化,可能我比較傳統,所以覺得有點可惜。

質疑 自由教育

張: 早前熱賣的《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用東方的方法教育兩位在西方長大的女兒,而且成功了。她的要求很高、很嚴格,卻成功在西方國家將兩名女兒培養得很好。其實父母是不是要用較嚴格的方法教導孩子?有時候我們會順應情況較導子女,但見過有父母變成怕子女,孩子說甚麼就甚麼,令孩子以為自己了不起。當他們經過磨練,才發現不是這回事。

史: 我同意,有時還是要用傳統方法去教子女,父母、老師(在教導時)要傳統一點,少一些西方的自由度。以往我以為讓孩子自由發揮,不強逼孩子跟我們的做法是好的,因為怕扼殺他們的發展空間,所以我當時(的教育法)是比較自由。事隔這麼多年,我對於自己以往那種自由開放、西方所謂讓孩子獨立(的教育方法)有點懷疑。我有一個耿耿於懷的經歷,小女兒就讀國際學校,當她準備升讀大學時,我跟她分析哪一科會比較「實在」,試圖游說她向某一方面發展,因為她的數學、理科方面的成績很好,亦從小喜歡大自然。但學校的老師與我持相反立場,跟她說不用聽父親的說話,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而作出決定。

張: 這是隨心所欲!她到最後如何選擇?

史: 老師是站在讓學生成長、發揮的立場上,最終女兒聽從了老師的意見。她大學畢業後,我發現她的發展與我的看法並不一致,當然她現在還是開心的。站在一個簡單的立場來看,她這樣能否令自己獨立,對經濟、事業方面有沒有幫助?作為父母好簡單,只希望子女可以獨立,有自己的家庭。我讓她到美國的私立長春藤大學讀書,學費相當昂貴,一年要四、五萬美元,我希望她的子女未來也可以讀這類學校,但她先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張: 這不是實際,而是現實,有其需要性,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實際是不好的,其實不然。有了基本保障,然後才發展自己的興趣。

史:不過,有時是否要這樣自由呢?我開始懷疑。

親: 我們曾跟一些名人父母討論過,他們都認為應讓子女興趣先行,日後遇到困難或失敗了,才再想辦法。你對此有何看法?

史: 我對於這件事的想法一直在改變。最初我認為千萬不要影響她,怕她埋怨我;我內心也有交戰,該用多大的影響力,令她做一些較實際的事情?因為她可能在很多年後跟我說:「當初為何不強逼她?」我有些加拿大的朋友,他們的子女現在也怨父母當年為何不強逼他們學好中文。究竟強逼的力度要多大呢?我認為底綫是不能過於強逼,有時候你想叫他們去東,他們偏要去西,逼得太緊會反彈。子女走甚麼路、是否成功,那是一條很長的路,跟他們保持對話和溝通才是最重要。

特殊需要孩子 凝聚家人

張: 你的大女丹丹患有唐氏綜合症,你比較照顧她,會不會因而忽略了大兒子和小女兒?你們會比較遷就丹丹,還是沒有影響呢?

史: 如果你說我們較多關注有特殊需要的女兒,這必然是的,而且不止是我們夫妻有此感覺,另外兩名子女也這樣想。有一次在夏令營,有智障的大女兒不小心將熱水倒在小女兒身上,小女兒大哭起來,大女又跟着哭。我太太聽到,第一時間攬住大女,完全忽略了小女兒。當時沒有人發現這件事,直至多年後有記者到我家訪問,是小女兒在房中跟那位記者說的。

張: 她一直也沒有說出來?

史: 她以前從未提過,後來記者(從房間)出來後,拉我到一角說,小女兒似乎很多事也不太開心,叫我多點跟她聊天。

張: 經過了那麼多年,是否已經沒事了?她已經接受了?

史: 接受了,我們那時花了多點時間跟她聊天。我們承認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女身上,跟小女兒的溝通確實較少。可能我們沒有太多時間理會她,她是三個孩子中最獨立的,讀書成績也最好。她總是「自動波」,自己做好一切。其餘兩個孩子要是有甚麼困難,都跟我們說,但她會自己解決。

張: 即使是同一個家庭,每名子女的成長也不同。

熱門文章

親子手作|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 DIY「夾公仔機」只需3種材料|何穎恩姑娘
03-08
中文作文3大通病 寫好文章靠一個方法成進步關鍵︳張欣欣
02-23
農曆新年應節小實驗|一個年桔+2樣材料 祈求來年運勢步步高陞 大吉大利
02-14
室內小遊戲 |10個零成本、玩足1日 室內親子小遊戲
08-31
復活節DIY |12個得意方法 教你設計出獨一無二復活蛋
04-12

幼兒英語︳親子學英文3大攻略 共讀圖書/必睇節目 提高聽說讀寫|Spencer sir
2024-04-25
英文繪本|情緒和天氣|陳東紅
2024-04-23
【親子伴讀好時光】讀繪本營造快樂家庭 ──《因為有了你》︱慈慧幼苗
2024-04-23
英文科呈分試| 小五英文寫作呈分試攻略《五》:繼續幫詞彙「升呢」| 師C密語
2024-04-22
甚麼是好的 繪本 ?|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2024-04-20
英文科呈分試│ 傳統名校前英文科主任教制定英文科溫習計劃 3大失分位重點
2024-04-1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