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容】沒有靈魂的優秀
2017-04-13

香港的教育已經到了危險邊緣。直資名校聖士提反書院懷疑有學生長時間內把手機放入學校泳池女更衣室,偷拍女同學更衣及如廁,更把片段上載雲端分享。與此同事,港大聖約翰學院傳出宿生遭人向下體滴蠟,又有宿生被欺凌者以陽具拍打頭部,涉事短片在社交網站瘋傳。一間名牌中學,一間名牌大學,學生成績屬最優秀等級,卻失去了做人的靈性和品格。
有人說,事件反映學校性教育太傳統和守舊,未能對應青少年對性的需要;又有人說,事件反映資訊科技教育不足,學生未能分辨甚麼不應放上網。我卻認為,這是關乎品德教育的崩潰危機。學生以傷害、集體欺凌、性侵犯、使別人受苦方法,令自己快樂,手法殘忍。
過去十多年來,香港教育急速走向功利主義,由小學、中學以至大學,皆以學術表現作為成功的唯一指標學校為了追逐排名和分數,把教育重點完全傾斜到學術操練和研究成就,卻忽略了品德和心靈培育。五育中的「德、智、體、群、美」,本來「德」是最前,現在已變成末後。
品德教育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價值和行為模範。可惜近年父母和老師只顧催谷孩子成績,卻忘記了模範角色。此消彼長,傳媒和互聯網世界宣揚的價值觀,便成為學生的重要參考指標。一些從前被認為是違反人倫道德,或是欺凌、侮辱、殘忍、傷害他人的行為,在自由、自主、價值多元化的包裝下,都變成了可接受的行為。
多年前,哈佛大學Harry Lewis教授在其著作「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中指出,作為全球最頂尖的大學,哈佛大學在追求卓越的同時,卻放棄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失去靈魂的優秀──大可作為香港教育界的警惕。
作者:張笑容
獲頭條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張笑容】信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