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君博士】別做挑剔的父母

2018-06-26


為人爸爸後,我不期然會多留意身邊遇見的父母們如何育兒,以作參考。

每逢早上出門,我總會見到一班睡眼惺忪的小學生在屋苑內的停車場等待校巴上學,有發呆的,有食早餐的, 有溫習的。我留意到其中一位男學生總是低頭,凝視著地下,默不作聲,而身旁的媽媽幾乎每天都對他作出訓示,甚或乎責備,不是提醒他要上堂專心,不要打瞌睡或發白日夢,用心學習,就是警告他以後要早點起牀食早餐 、 換校服,不要再老牛拖車,慢手慢腳,否則後果自負。那位媽媽每天表情都是面容刻板,不是指責就是挑剔,日復如是,孩子從來沒有正面看過媽媽,總是低頭不語,悶悶不樂。

如果小朋友從小就在這種責備、充滿訓示的環境中成長,孰好孰壞呢?似乎最近由紐約州立賓漢頓大學心理學系所發表的一項研究,能就此提供一些答案。研究人員找來7至11歲的兒童,他/她們來自不同的社會背景,有闗研究亦詳細分析及紀錄其父母們的育兒方法,以了解及評估父母們對孩子平時的「責備或挑剔指數」是多少。及後研究人員給予小童印有不同面部表情的圖片,再觀察其大腦的活躍程度。研究發現,家長愈是責備或挑剔孩子的日常行為,孩子對不同面部表情的反應就愈低,不管是悲傷、憤怒、或開心的表情全都漠不關心。

有關研究的負責人 Kiera James 表示,任何人對負面的情緒、語氣或表情都會覺得反感並會主動逃避,沒有人包括小朋友喜歡受到別人責備或訓示,久而久之,兒童會「避得就避」,不再重視或關注任何負面及正面訊息,就算自己真的犯了大錯,受到別人指責,也會不以為然,或者考試獲得佳績,得到老師稱讚,也不會覺得快樂,對外界變得麻木,再不會認真看待其他人的感受或想法,慢慢患上抑鬱、焦慮或其他情緒病。

家有家法,究竟那種育兒方法最受用,最適合自己,誰人都說不清,那有一本通書讀到老。唯有多吸取身邊的育兒經驗,多點跟另一半溝通,共同尋找育兒之道。就我而言,每天嘮嘮叨叨,挑三挑四,動不動就要嚴令訓斥小孩的育兒方法,似乎就不是我那杯茶了。

 

資料來源: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6/180611133507.htm

作者:梁子君博士

其他文章:

【梁子君博士】今日「親親」孩子未呀?

【梁子君博士】生仔生女,與你何干!

熱門文章

方媛分享女兒功課疑揭母女「約法三章」 郭富城堅持與妻女以廣東話交流
03-07
女子帶遇車禍、終生不能自理前夫改嫁 現任丈夫分擔照顧 餵飯、幫忙洗澡無怨無悔
03-07
病房陪愛兒3日直至去世 媽媽傷心辦喪禮 突然收到兒子訊息 結局超荒謬
03-06
唔怕改壞名︱2024 香港熱門中英文名字 榜首原來係呢個名...
03-08
天瑜腸道蠕動失調 暫時只能注射葡萄糖水 爸爸歷55次電療 癌指數已回復正常水平
03-08

玫瑰崗停辦 議員將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教育局:未關顧家長學生訴求
2024-04-28
東涌人妻與夫嘈交獨留3子女離家散心 最細僅得2歲 9歲子擔憂報警
2024-04-28
東涌3小兄妹被獨留家中 最細僅得2歲 母親涉虐兒被捕
2024-04-28
楊茜堯罕有夫妻檔上節目 談出軌看法 羅子溢呻在家無地位
2024-04-28
英短貓女連日暴雨流浪濕透 愛心校長拍板收編成明星校貓
2024-04-28
老先生訂花束送太太堅持「花到付款」花店老闆親自送貨落淚:一輩子不會忘
2024-04-2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