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慧】我憤怒了

2018-10-18


做了媽媽,天天在學習接納孩子的情緒,有時卻忘記了要接納自己的情緒。

學習接納孩子情緒時,我會:說出孩子當下的感受,例如「你真的很難過」,重複說,從而讓她認清感受,並知道有人明白她;當她情緒繼續爆發時,陪伴她(不用 time out 或 naughty corner 迫她冷靜),讓她知道得到接納,望她也能慢慢接納和消化她的情緒;風暴過後,待適當時機重提舊事,從經驗中學習。

如此日復日地接納別人的情緒,我自然會間中「跳掣」,負面情緒爆發--憤怒、沮喪、無助、孤獨、失望,由一聲咆哮或連串不該說的話作為出口,萬馬奔騰。

過後,即跌入自責內疚中:我以負面情緒回應負面情緒,即是成了反面教材,挫敗非常。

後來讀到心理學家 Robin Grille 的教養書*,令我對憤怒有所反思。

他指,憤怒只是眾多情緒的一種,它本身並不可怕。可是為甚麼我們卻往往在憤怒後感到內疚?那是因為我們小時候,身邊有很多不懂處理憤怒的大人。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不同情境,例如:生氣的人會打人;生氣的夫妻無法好好溝通,離異收場;怒氣沖天的人會一走了之。凡此種種,令我們錯誤地將「憤怒」與「暴力」、「分離」、「失去」等連在一起,混淆不清,以致那麼抗拒「憤怒」這情緒。

其實,憤怒的人可以不用暴力;生氣的夫妻依然可以好好溝通,令感情更勝從前;氣憤的人只要學會接納情緒,並不需要一走了之。

憤怒本身不可怕,也不暴力。在孩子面前,若我們能負責任地表達、紓解並接納自己的怒氣,那甚至可以成為健康的親子時刻。

負責任地表達怒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面對哭了半小時的孩子,媽媽耐性用完,快要「跳掣」了,便說:「我知你生氣,好需要我陪你。但我現在也很生氣,很難受,請你讓我走進睡房一陣,好嗎?」然後,待雙方都平靜了,才解釋當時為甚麼生氣,討論下次怎樣可以做得好一點。

與其留在「長期壓抑情緒,然後突然情緒爆發,然後自責內疚」的循環中,不如接受「憤怒」:接受它只是眾多情緒的一種,它可以與我共存,但不可以主宰我;接受自己是會間中感到憤怒的正常人;接受在孩子面前生氣,並不一定是反面教材,而是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原來媽媽跟我一樣,有時會開心,有時會生氣」,讓他從媽媽最真實的多種情緒中,去學習關顧別人感受,並接納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家 Robin Grille 的教養書籍包括《善養小童成大同》和 Heart-to-heart Parenting。

 

作者:王思慧

其他文章:

【王思慧】聽話

【王思慧】我是不是做錯決定?

熱門文章

艾威太太Lisa陳美玲肝病惡化病逝 終年61歲 患家族性肝腎病症
05-18
捨己救人|墨西哥發生熱氣球意外 男子為協助陌生人脫險 遭起火熱氣球捲走墮地亡
05-16
汪小菲 結婚|馬筱梅穿鳳袍出門 大擺宮廷宴 大S子女未見身影
05-18
94歲TVB御用婆婆 許碧姬 近況曝光 為中風癱瘓女兒勞碌 曾於邵氏做配音員
05-18
阿Mo已能坐輪椅外出呼吸新鮮空氣 李父:開拓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05-18

94歲TVB御用婆婆 許碧姬 近況曝光 為中風癱瘓女兒勞碌 曾於邵氏做配音員
2025-05-18
劍擊|蔡俊彥 上海登頂 奪個人劍擊生涯首個世界排名賽金牌
2025-05-18
俄羅斯13歲女童上 體育課 遭標槍刺穿眼部 留醫4日傷重不治
2025-05-18
早產嬰剛出生需入住PICU 獲香港母乳庫捐贈母乳 成功贈磅康復出院
2025-05-18
艾威太太逝世︱太太陳美玲肝病惡化離世後艾威首發文 憶二人生活點滴:陽光下再不是兩個人的影子
2025-05-18
游泳|何詩蓓休假4個月 復出即奪主項200自金牌
2025-05-18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