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誠醫生】消毒傷口的簡易方法
2019-10-28

遇有損傷、割傷,甚至做完手術後護理,都會用到消毒藥水清洗傷口。最近,衞生署發現多款消毒藥水含有洋葱伯克氏菌。今年已有接近二百人曾受感染(至截稿為止)。市民當然不應選用含菌的消毒藥水來處理傷口,倘若需要清洗傷口,可改用無發現病菌的消毒藥水,或無菌生理鹽水、蒸餾水等作處理。
當皮膚受到損傷時,若傷口處理不當,便容易受細菌感染。處理一般傷口時,應確保雙手清潔及所有工具和敷料經過消毒殺菌。消毒藥水方面暫時可改用無菌生理鹽水、蒸餾水來清洗傷口。拭乾時可用消毒的紗布或棉花球,由向外方向擦拭,這樣會減低將細菌帶進傷口,然後可塗上消毒、止痛或助癒合的藥膏或噴劑。
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paria)是一種普遍藏於水、泥土及潮濕環境的細菌。對健康人士可能不會引起任何疾病,但對免疫力弱或長期病患者則比較容易受感染。好像有部分病人要進行「洗肚」,即腹膜透徹治療的腎科病人,患者須在家中用消毒藥水,來消毒皮膚及護理導管出口位置。倘若這類病人的傷口受細菌感染,嚴重可引致敗血病,影響性命。
另外,更著名引致傷口發炎的菌,包括破傷風(Tetanus);而此菌危險在於會感染神經線,引致痙攣死亡。因為普及疫苗計劃,這惡菌在香港已銷聲匿跡了三十多年。嬰兒兩個月開始要打的混合針,已經包括破傷風預防針(在私營診所是打五合一或六合一的)。
我們很感恩,因為醫學昌明,香港家長又有智慧,九成九香港嬰兒都接受疫苗注射標準計劃,才令這致命危疾得以在香港絕迹!
近來令人恐懼的另一惡菌,就是所謂的食肉菌,這些都沒有預防針,真的要即時用有效無菌消毒藥水,洗乾淨傷口,以及清除死皮死肉,並盡早用有效的抗生素,即時控制肌肉及皮下感染,否則會有截肢危機,甚至致命風險!
作者:陳以誠醫生(兒科專科醫生 )
東周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