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型管教│治直升機家長 放手讓小朋友成長
2021-04-26

近年愈來愈多人談論「懶惰型管教方式」,甚至被吹捧為直升機家長的解毒劑,那麼甚麼是「懶惰型管教方式」呢?
懶惰型管教方式其實是有意讓小朋友發展其個人效能,令他們可以增強自信、獨立性和責任感,從而達成其個人目標。這套管教方式是要求父母,每當小朋友遇到難題,先別着急前去幫忙,反觀要退後一步,讓小朋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如果父母過早介入,老早替他們處理難題,那麼小朋友亦因而失去寶貴的學習機會。
隨著成長,父母慣性出手相助,會讓小朋友質疑自己的處事能力,對自己失去信心,感覺自己甚麼也無能為力,總要父母幫忙,或甚增加患有焦慮症機會。父母若然持續「照顧」小朋友每項挑戰,小朋友也會失去生活上基本的技能、失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執行職能的能力等,變成猶如大眾口中的港孩。
事實上,小朋友在懶惰型管教方式中受益匪淺,要開始亦不困難。
1.建立一信 「YES」空間
父母可以在家中設置小朋友專區,讓他們在專區中自由探索所有事物,而區內物品當然要符合小朋友的年紀,並且安全穩固。然後退後,讓小朋友在入面探索。
但要留意,作為父母的你們,不可以進行指導及約束遊戲,好讓小朋友處理問題,了解身邊事物。或許有父母會擔心小朋友安全,但你忘記了嗎,你在開首已確認一切都是安全的,所以要記得放手和放任!
2.接受和適應帶來的後果
既然放手讓小朋友探索,讓他們承擔責任,懶惰型管教方式就要接受在合理情況下,讓小朋友承擔後果。例如,以往都要父母檢查功課,再幫忙收拾背包,在這管教方式下,父母會帶小朋友完成整個任務,然後讓他自行檢討和整理,如是者小朋友便可以自己做了,建立了他的能力和自信。
當有天他忘記帶功課回校,千萬不要想方法為他補救,而是讓欠帶功課的事情繼續發生,因為這次經驗和後果,有助他銘記於心,日後會避免犯同樣錯誤。
即使父母們不能百分百接受這套管教方式,你們也應小試牛刀一下,或許你會發現小朋友的能力,比你想像中更為厲害!
資料來源:mother.l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