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家庭|做「父母」4年先後照顧兩名孩子 只為幫助下一代:是不是我的孩子又有甚麼所謂?

2021-10-06


「做媽媽是全宇宙最辛苦的工作,24/7(全天候)真的很辛苦,我不想做這份工作,所以我選擇不生孩子。」

寄養父母Carol和Sam結婚20年,膝下無兒,在過往十多年都過着自由的生活。直至2017年,Carol和Sam承擔起父母的角色,4年間先後照顧了兩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改變了兩位孩子的生活,也對「快樂」一詞有新的定義⋯⋯

邁向寄養的「橋樑」

雖然二人沒有生孩子的打算,但並非不喜歡小朋友的一群。相反,Carol在朋友的邀請下,參加了「母親的抉擇」的義工活動,在機構轄下的幼兒之家接觸到一群孩子,當下已十分想照顧他們,在第二天便與Sam一起申請做義工,不時都會到院舍照顧孩子,與他們玩耍。他們在幼兒之家做了近5年的義工,在2017年接觸到「橋樑計劃」(「母親的抉擇」的其中一個寄養服務項目),才正式開展寄養父母之路。


^Carol指,自己參加「橋樑家庭」的簡介會後,也考慮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決定成為寄養家庭,但她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會馬上申請成為寄養家庭。

新手父母之路

「在幼兒之家最主要是和小朋友玩,在家都有很多時間與小朋友(寄養兒童)玩,不過玩之外還有很實在的照顧。」縱使二人當過義工,但落手落腳照顧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了做稱職的寄養家長,Carol及Sam特意去上育嬰班,學習如何餵奶、換片,又看不同的育嬰書,學習如何照顧當時只有6個月大第一位寄養兒童。 除了為迎接孩子做好準備,Carol和Sam也和不少廿四孝父母一樣,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故聘請外僱及搬家,令孩子在更大的活動空間下成長。

二人為照顧孩子做了萬全的準備,無兒無女的他們擔心自己是否能夠照顧好一個小孩,但是他們相信寄養家庭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及成長環境,現在他們更肯定自己做了對的決定,因為在院舍及一對一照顧的小朋友有很大的分別。

「對比起在院舍接觸到的孩子 ,發現我們正在照顧的(寄養兒童)與院舍差不多年紀的孩子,但不論是語言、手腳活動的發展,都是我們在家照顧的發展比較快。」Carol說道。


^Carol及Sam的第一個寄養兒童。

建立自信與安全感

幼兒一向是比較缺乏安全感的一群,面對陌生人可能會哭鬧,更何況是沒有親生父母庇護的孩子?寄養家庭對孩子只是一個暫時的家,但他們在這半年至數年不等的時間內所得的,或許影響他們一生。

「家的感覺可以給予小朋友安全感及自信,這個基礎對小朋友的將來十分重要,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將來發生的事,但如果小朋友有這兩項特質(安全感及自信),不論將來發生甚麼都可以控制得到。」

Carol相信0至3歲這段時間對孩子十分重要,要花很多時間去培育。縱使她和Sam都有全職工作,但每天仍花至少一小時陪伴孩子,在假期亦會帶孩子四處遊玩,而安全感及自信正透過這些時間悄悄建立⋯⋯

Carol和Sam着手照顧第二位寄養兒童時,孩子已一歲多,故懂得分辨甚麼是陌生,他初見二人時便立即大哭,不過孩子來到他們的家庭一段時間後,不但不害怕陌生人,甚至會和他們打招呼甚至聊天。更甚的是,兩位寄養孩子上Playgroup時,他們與二人說再見後便步入校園玩耍,沒有像其他幼兒般哭鬧。Carol相信這是因為他們的陪同讓孩子有安全感,知道他們一定會回去接他,亦有適應新環境的自信。


^Carol指偶爾也會跟領養了第一位寄養孩子的父母聯絡,得知孩子在班上擔任班長,領養爸爸更把這事歸功於Carol和Sam給予的堅實基礎。

熱門文章

讀寫障礙|寫「鏡字」等如有讀寫障礙?|戴公主
12-16
名人專訪| 譚凱琪 :「我是愛演也會演的媽媽」 透過戲劇引導女兒學習興趣 推崇傳統學校培育好品德
02-29
名人專訪|感激老公配合工作日夜輪更照顧初生兒 余香凝 :成為媽媽是幸福的「犧牲」
12-20
SEN|言語治療師: 語言詞彙不足 影響溝通學習 協康會自家製Boardgame從遊戲中訓練
09-12
創業媽媽|辣媽CEO張慧敏進軍飲食界 與子女一同創業:希望用我的經驗,教他們做好一件事
09-24

人物訪問丨14歲 國際象棋 運動員高家瀚 成大賽首位亞洲冠軍 休學1年全職受訓 感激家人支持追夢
2024-03-09
全職媽媽 不容易 三子之母學習重建親子關係 直接告訴孩子:媽媽最愛是你!|人物專訪
2024-03-08
人物專訪|自小有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 前港隊三鐵代表 郭汝鏗 當SEN運動教練助同路孩子
2024-02-22
人物專訪|小五生沉迷 手機 遊戲 偷錢課金三萬元 社工建議4招預防孩子依賴手機
2024-02-16
人物專訪|三孩之母逆齡追夢 CEO媽媽 陳嘉莉 :做人最重要有Self Motivation 3招培養孩子理財觀
2024-01-24
父女勇登 富士山 2日1夜 感受自然威力 8歲妹妹勇敢面對挑戰 跨越不適成功攻頂|人物專訪
2024-01-2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