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年輕化 醫生倡篩查降至45歲

2021-12-07


根據醫管局的癌症統計,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上圖)指出,大腸癌並非老人專利,根據中大研究發現,大腸癌在亞洲區有年輕化的趨勢,55歲以下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加,香港年增1.7%。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劉卓靈表示,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多數的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慢慢演變為癌症。大腸內窺鏡有助預防大腸癌,而檢查在無痛及無知覺狀態下進行。醫生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大腸,觀察有否發炎,瘜肉或腫瘤等疾病。如果大腸內窺鏡檢查過程中如發現瘜肉,會即時利用內鏡儀器切除,並即時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

他又指,大腸癌篩查有助減低癌變率,香港亦有推出大腸癌篩查計畫。自2014年政府便開始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於2016年以先導計畫形式推出,並於兩年後恒常化計畫。政府去年全面推展至資助所有50至75歲無徵狀的香港市民,計畫不設限額,以每兩年進行一次大腸癌篩查。

根據衞生署估計,截至2019年9月,有約17萬名合資格人士已參加此計畫;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67%確診大腸腺瘤。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中唯一一個新增案例遞減的疾病。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大腸癌新增案例有了明顯的跌幅,由2017年的5,635例減至2019年的5,556例。

劉卓靈指出,香港專科於2016至18年的大腸鏡統計數據中,約78%病人腸道內存在最少一粒瘜肉,腺瘤瘜肉發現率為約58%。結果又發現,55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逾一成半,最年輕的患者年僅22歲,並指患者年輕化原因或與肥胖相關,建議大腸癌篩查應降至45歲。

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更多文章:

生活健康|食物加入乳化劑增色澤及嫩滑口感 陳家亮:破壞腸道微生態或致大腸癌

【預防癌症】進食隔夜菜恐致大腸癌 研究:愈7成患者確診前每週食2次以上

熱門文章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04-29
脂肪肝飲食 | 40歲男半年甩重度 脂肪肝 ! 醫生教每日吃「2類食物」 毋須運動亦可逆轉病情
04-08
張致恒老婆憂猝死遺四子 揭自閉兒失控打爆電視掀崩潰
04-27
67歲婦意外懷孕 不理仔女反對堅持生產 遭逢巨劫5年後近況曝光
04-30

把1種飲品當水喝 女子 胰臟癌 指數超標40倍 戒除1個月竟不藥而癒
2025-04-30
不只是心理創傷! 醫生籲:懲罰性教育恐導致兒童 生長激素 受抑制
2025-04-30
Oh!爸媽最愛品牌大獎2024 ∣ 居家必備解腸胃之苦:活得易益生菌 抑制腸道害菌 提升免疫力
2025-04-30
肝癌 | 年輕夫妻雙雙罹 肝癌 竟是排骨湯加1款調味料惹禍 醫生:含劇毒致癌物
2025-04-29
唔想 濕氣 纏身?中醫提醒避免9樣壞習慣
2025-04-28
港大醫學院開發全球首個 甲狀腺癌 診斷AI模型 準確率超九成 診前準備時間減半
2025-04-24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