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仔爸與返工媽】血脈相連 情緒相通
2017-06-20

孩子的觸覺是最敏銳的。不單指皮膚的觸覺,還有情緒的觸覺。當媽媽的,一定發覺自己跟孩子的情緒其實相依相連,即使你嘗試掩飾。
早幾晚,阿豬媽在家中趕工作,阿豬臨睡前多次大呼小叫,大概是想我陪伴。我放下工作應酬幾次,而到第N次,我入房時禁不住語帶晦氣的問:
「又咩事呢?」
阿豬見狀,呆了一呆,然後挨近我問:
「媽咪你唔開心呀?」
聽到這句,我定一定神,然後推說:
「媽咪好攰啫,唔係唔開心。」
阿豬聽罷,靜靜坐著,沒有再大呼小叫。接著我再陪了他一會,他就睡了。當晚他半夜也醒了幾次。平時他是可以一覺睡天光的。
「媽咪你唔開心呀?」這一句,整晚在我心內縈繞。不單是因為我的不高興給察覺了,還有原來我的情緒已散發出來,影響阿豬。而最後,我雖然否認了自己的情緒,但其實騙不過他,因此令他不能安睡。
此事令我想起阿豬初生時的一件事。
初生的阿豬是一個好湊的BB,天生食得瞓得。記得他兩個月大時,我準備放完產假上班,心情忐忑,很多事務要安排,奶量又不足,終日憂心忡忡。我在阿豬面前極力掩飾,並強行表現得正常。可是,阿豬那幾天的脾氣忽然變差,作息混亂,甚至在我臨上班前一晚跟我玩天光,令我產後復工第一天就累得像個人乾。
事後回想,阿豬應該是感受到媽媽的壓力和情緒,所以抒發出來了。
原來我倆的情緒,一直互相影響。當然,爸爸也不能置身事外。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你愈急,孩子愈不合作」的情緒傳染經驗,那是因為我們的語氣、眼神、身體語言,甚至氣場都在說明自己的情緒。再推得早一點,很多書都說孕婦的心情影響胎兒,那個影響更可能是一生的。
說到底,一家人唇齒相依,因此性格、情緒、作風、喜好等都是互相牽引的。別天真得以為孩子「唔識嘢」,不知道大人在搞甚麼鬼。孩子或許不了解夫妻吵架、工作不順、經濟壓力的詳情,但父母的心情如何,他最清楚,因為大家是親密的一家人。
正因為這樣,家長與其掩飾情緒,否認情緒,不如在孩子面前作個情緒管理的好榜樣。
阿豬媽@湊仔爸與返工媽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