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ncy Lau】社交反應

2017-07-21


我經常接觸到一些二至四歲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有同一個症狀 ── 缺乏日常社交反應(social responsiveness)。當別人叫喚他/她的名字時,不論叫了多少次,聲音有多清晰,距離有多近,孩子仍然不會給予任何反應。

 

在訓練自閉症孩子時,不應只著重於學業上或聽從指令的訓練,訓練孩子在不同情況下的社交反應亦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孩子便有機會成為只注重學業的機械人,對學術以外的人和事沒有適當的反應。

 

以下是訓練孩子回應自己名字時的準備及應留意的事項:

  1. 提高孩子回應別人的興趣
  2. 準備孩子最喜歡的物品(食物/玩具/平板電腦)
  3. 留意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4. 訓練初期應留在孩子的附近,隨後再逐步把距離拉遠
  5. 留意自己與孩子的位置
  6. 應先在孩子的正前方叫他/她的名字,當孩子能每次都有反應時才從不同方向叫他/她
  7. 留意自己與孩子的眼睛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8. 當我們站在孩子的正前方叫喚他/她時,但孩子卻沒有任何反應,那麼我們便應移動身軀至雙方的眼睛是在同一水平線上。我們可蹲下來或讓孩子坐在較高的位置上。當孩子能夠持續地給予回應後,便可逐步調整相方的視線水平
  9. 留意孩子玩玩具的專注程度
  10. 在訓練初期,我會讓孩子安坐在椅子或地上30秒至一分鐘,從而減低孩子因為過度專注於玩具而聽不到別人在叫喚他/她名字。當孩子能穩定地回應別人時,便可讓孩子玩一些他/她興趣不大的玩具,並嘗試叫喚他/她。最後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在玩十分喜歡的玩具期間,當別人叫喚時亦能作出反應
  11. 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獎勵
  12. 孩子在訓練前是不清楚回應的意義和缺乏動機,所以在訓練初期必須運用實體的獎勵(食物/玩具)。當孩子掌握了技巧後,便可開始給予社交性的獎勵(口頭讚賞/互動的小遊戲)
  13. 在孩子掌握技巧後,應在適當的情況下才叫他/她的名字。若然沒有意義地不停呼喚他/她,孩子可能會感到煩厭而不再作出任何反應

 

 

作者:Quincy Lau
愛培自閉症基金行為分析監督主任(應用行為分析)

相關文章:

【Quincy Lau】運用行為塑造(shaping)令教導孩子變得輕鬆

【Quincy Lau】原來囡囡講到嘢架!!

熱門文章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05-06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自律 是自我負責的過程|我們不只是老師
05-11
倫常慘案|日本老夫妻睡夢中身中多刀慘亡 16歲孫認下毒手
05-11
中年好聲音3︱自小因被同學嘲笑 改難聽花名 黃博奪冠感恩老公做最強後盾
05-12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孩子越錯越聰明?為甚麼擁抱 錯誤 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課|英國Leo老師
2025-05-13
倫常慘案 背後的兩點反思|梁紀昌
2025-05-12
自律 是自我負責的過程|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5-05-11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