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防猩紅熱悄襲】高發期預警--10歲以下最易染病

2020-01-29


當大家為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而加強防範時,有可能忽略了另一常見冬季流行病猩紅熱。衞生防護中心早前便於一周內突然錄得四十六宗個案。每年11月至3月期間乃此症高發期,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可併發嚴重症狀,十歲以下孩子最易染病,不可不防。

猩紅熱屬於高傳染性疾病,如果醫生發現懷疑或已被證實個案,均須通知衞生防護中心。猩紅熱是小兒常見的細菌性感染,主要於冬、春兩季流行,其致病的A型鏈球菌會積存於人體咽喉位置,並可以隨飛沫傳播。

家庭醫生林永和說:「猩紅熱潛伏期大約二至五天,初期症狀包括咽喉疼痛、頭痛、發高燒、怕冷、腹痛及嘔吐為主。當中又以咽喉紅腫和扁桃腺紅腫最為常見,其次患者的舌頭會有紅腫症狀,並有明顯如草莓狀的凸起物,因此又被稱為『草莓舌』。」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猩紅熱病徵與一般傷風感冒的最明顯差別,是臉部潮紅及患處長出紅疹。

要辨別一般細菌性咽喉炎和猩紅熱,主要靠臨牀診斷,林醫生說︰「猩紅熱患者喉嚨有可能出現白點,上顎更會有紅點,或者全身出疹。通常患者在高燒十二至四十八小時內,皮膚便會長出點狀皮疹,並由耳後、頸後部位,逐步蔓延至胸口、上肢及背部,繼而遍及下肢。此時皮疹會出現如雞皮般與針頭大小相若的紅疹狀況,病童臉部會不時出現潮紅,家長應多加留意病童會否有以上徵狀。」

林醫生提醒,家長要密切留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態,例如會否沒有精神玩耍、食欲不振等等,如有異常或者惡化,應盡快求醫檢查,一旦確診,醫生就會立即處方抗生素藥物。

他續指,若未有妥善用藥,猩紅熱可以併發中耳炎、 肺炎等,隨後亦有可能引發較嚴重的後遺症,例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心瓣炎及關節毛病等。「若發現小朋友手腫、腳腫、小便顏色變紅,必須立即求醫。」

由於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都會因病情影響而感到疼痛,所以多不願意進食。建議家長應鼓勵病童多喝水、果汁,食用粥品等流質飲食,以增加水分攝取量,以維持抵抗力。他建議可適量塗抹無色素、無香料的潤膚霜,以保持皮膚濕潤,可助減少痕癢不適感。

此症於發病前二十四小時,直至出現症狀的高峰期間,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因此,病童一旦確診,需要先隔離不少於七日,待咽喉組織不再有鏈球菌繁殖為止。由於猩紅熱有很高的傳染性,照顧者應該佩戴口罩,家人要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若曾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應立即以皂液徹底潔手。應讓病童停學一星期,或待醫生確認患者不具傳染力後才復課。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熱門文章

女子連日吃生菜沙律竟致 急性腎衰竭 !醫警告:2種菜勿生食
05-13
醫生公開自製蔬菜汁配方 降三高兼防胰臟癌 有效逆轉 糖尿病
05-15
幼兒護齒|乳牙健康影響一生!牙醫:這5個習慣要從嬰兒期培養
05-15
黃秋生 罕曬長子有型近照 曾歷嚴重車禍浴火重生 現居加國任服裝經理
05-20
傅嘉莉 愛貓確診患癌不足一個月逝世  不捨對方「安樂死」感自責:你堅持活着陪我
05-19

瘦身方法|甩不掉「 幸福肥 」?醫生:夫妻之間用對方式 瘦身 效果好過獨自努力
2025-05-20
兒童睡眠|孩子上學打瞌睡?了解睡眠不足的症狀與改善方法
2025-05-19
突然站起來就頭暈?小心是「姿勢性 高血壓 」 醫生教5招降低風險
2025-05-16
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一年新高 過去4周錄得81宗成人嚴重個案 當中30人亡
2025-05-15
女子連日吃生菜沙律竟致 急性腎衰竭 !醫警告:2種菜勿生食
2025-05-13
研究:4成受訪DSE學生現抑鬱或焦慮症狀 越嚴重求助意願越低
2025-05-13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