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 | 小朋友天生愛「搞搞震」周圍摸 美國研究:讓孩子自由探索會更聰明

2021-04-20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訂立獎勵計劃,當小朋友存夠一定數量的積分時,家長就會按照協議,給予實際獎賞。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小朋友比起物質上的獎勵,更喜歡探索新事物,而放手讓孩子探索事物有利於令他們變得更聰明。

進行這項研究的其中一位心理學教授Vladimir Sloutsky指探索是幼兒時期的主要推動力,「對孩子來說,探索的重要性甚至高於獎勵計劃」。研究以34位成年人以及32位4歲兒童為對象,研究人員透過電腦向他們展示四個不同的外星生物,參加者點擊任何一個外星生物時,即可獲得指定數量的虛擬糖果,分別是10分, 3分,2分和 1分,他們要在100次點擊中盡可能獲得最高的分數。

實驗結果顯示,當成年人知道那個外星生物代表10分時,會在86%的時間內點擊該生物。相反,兒童只放了43%的時間點擊該生物。Sloutsky表示孩子並不是隨機點擊其他生物,大部分兒童都知道4個生物中,那個分數最高,而是想通過點擊發掘其他未知的結果,反映出小朋友比起獎勵,更想探索新事物。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指0-2歲的幼童喜歡用口和手來探索新事物。

不時都會聽到家長抱怨小朋友在家「搞搞震」,將家中的櫥櫃和抽屜都找了一遍,用手「周圍摸」等。其實這些行為都反映出小朋友在用自己的方法學習和探索事物,另一位心理學教授Nathaniel Blanco指出小孩有時看似漫無目的地行來行去,其實都是探索的一部分,「在這個年齡層,兒童看似不穩定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他們對認識新事物的渴望」。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0-2歲的幼童喜歡用口和手來探索身邊事物,這些看似是「搗亂」的行為有助刺激大腦,認知、手部以及口腔發展。下次見到小朋友「搗亂」時唔好嬲住,不妨讓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自由探索。

來源:Ohio State News

更多文章:

育兒心得|哈佛心理學家7大建議 助小孩建構靈活聰明大腦

親子教養|沒有教孩子如何面對得不到或失去 4個錯誤方法 培養公主病/王子病孩子

熱門文章

陪伴 和真誠的交流勝過物質堆砌 6個溫暖小瞬間 讓孩子感受愛
05-02
會 運動 的孩子,更會讀書?|英國Leo老師
04-30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屯門3童黨打劫不果 圍毆放學少年幸熱心途人喝止 天眼建功警迅速拘人
05-09
24歲兒子高燒不退終揭患 血癌 媽媽一夜白頭:如果我倒下,孩子倒得更快
05-09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為何這一代的孩子那麼容易感到 無聊 ?|何基佑
2025-05-07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2025-05-06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2025-05-06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