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曳」孩子| Kelly媽媽

2022-10-20


「你個小朋友好乖呀!」不少家長都想聽到別人稱讚自己的孩子「乖」,但筆者反思,打造一個「好行為的孩子」真的是育兒最終目標嗎?事實上,不少研究都指出一個可能性,有些在成長中被視為「曳」孩子的,長大後卻表現出過人的創意或者「成就」,因為他們敢於反思和突破固有的框架和範式。

筆者喜歡的音樂人林家謙早前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不少樂迷都讚歎他音樂才華洋溢,外表像一個文青,有時卻又喜歡說笑話,”mean”(取笑)好朋友如Serrini,「曳曳地」有反差萌。

另一位當時得令的DJ藝人阿正(黃宜正)亦給予人一種淘氣的感覺,記得她在一個訪問中提到成長一直好「乖」,拜年都帶書本去親戚家溫習,近年才發現「曳」不一定是「壞」,她最新的電台節目正是叫《Bad Girl佬》。阿正:「比起壞,其實我們只是比較任性去做我們想做的事!當然是不犯法啦!」

DJ藝人阿正(黃宜正)(頭條日報圖片)

學校有校規,家有家規。規矩的設立並不是為了被遵守,而是成為一個框架和牆壁,承托孩子在其中的思考、學習和探索。

以說謊為例,父母不必要一刀切地把所有說謊的行為都加以責備。舉例,如果孩子因貪吃而偷偷吃了一口桌上的糕點,之後笑咪咪地跟媽媽說是一位小精靈從窗口飛了進來吃了糕點,媽媽知道孩子是在跟她開玩笑,而且表達上發揮了創意,如果事情並不是很嚴重,其實未必需要嚴厲斥責孩子說謊,這樣反而扼殺了孩子的寶貴創意和自由心靈。但如果孩子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刻意說謊,例如因為成績不理想而竄改成績表,家長就需要讓孩子理解到這種行為的不恰當性和後果。

育兒的目標

如文首所言,育兒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打造外表有好行為的孩子,父母需要以真實的自己(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會犯錯),以及情感交流(真心出於愛的管教),讓子女在學習守規矩的過程之中,成為富反思能力、具個人信念,以及更貼近裏外一致的人。

最後,以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的一首詩和大家互勉︰

不曾在商店裏行竊

我卻偷走了別人的心

連自己都沒發現

房間的門不鎖

我卻鎖住自己的心

也不知道鑰匙在哪裏

我是不說謊的

我只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不告訴任何人我真正的感覺

因為是好孩子

所以我是壞孩子

作者:Kelly媽媽(80後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其他文章:

補習嘔血錄│公主病│千尋老師

唔食唔食,最後食?|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熱門文章

戒 網癮 四大法則|梁紀昌
05-06
子女即將踏入青春期 家長必學12個方法維持良好親子關係
08-08
孩子越錯越聰明?為甚麼擁抱 錯誤 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課|英國Leo老師
05-13
為圓血癌兒子心願求「特權買Switch 2」 遭任天堂拒絕 媽媽怒轟:無人情味
05-13
袁詠儀高壓管治 令兒子逼出情緒病 向老竇投訴換一個媽咪:太自我中心
05-11

蒙特梭利 | 讓真正的蒙氏教育走進家庭 開闢育兒新里程
2024-04-08
孩子越錯越聰明?為甚麼擁抱 錯誤 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一課|英國Leo老師
2025-05-13
倫常慘案 背後的兩點反思|梁紀昌
2025-05-12
自律 是自我負責的過程|我們不只是老師
2025-05-11
別讓網絡吞噬珍貴的親子時光|梁紀昌
2025-05-10
親子教養︳學習北極因紐特人爸媽如何教子女 3招培養孩子控制憤怒 少發脾氣
2025-05-09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