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去濕湯 有助清熱消腫排走體內濕氣。「濕」主要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顧名思義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生理功能失常、體內水分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最常見於春天和夏秋之間。一個人濕氣重就容易攰,呢個時候最好煲袪濕湯水 ,有助清熱消腫!想煲一家大小都啱飲的去濕湯水,就要睇以下Oh! 爸媽Blogger嘅推介咧!
1. 黨參五指毛桃雪梨乾瘦肉湯
材料
五指毛桃兩両、黨參兩支(約半両)、海底椰一両、雪梨乾二両、圓肉一両、扁豆一両、蓮子半両、百合半両、南北杏半両、紅蘿蔔一條、粟米一條、無花果四粒、蜜棗兩粒、陳皮一角、瘦肉約$50
做法
詳細食譜﹕湯水食譜|黨參五指毛桃雪梨乾瘦肉湯 祛濕健脾補氣血
2.健脾祛濕茶
材料:
茯苓 10克
山藥片 10克
枸杞 10克
紅棗 10克
蓮子 10克
陳皮 10克
赤小豆 10克(g
1.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中
2.加入1500毫升水,煮約60分鐘即可!
詳細食譜﹕春季食譜︳健脾祛濕茶
3. 老黃瓜淮山素湯
1. 老黃瓜 1個
2. 紅蘿蔔 1個
3. 赤小豆 2両
4. 扁豆 2両
5. 淮山 1枝
6. 粟子 12粒
7. 腰果 半碗
8. 果皮 1瓣
9. 水 3L
1 果皮用清水浸軟,刮囊。
2 腰果、粟子、赤小豆、扁豆浸洗淨,備用。
3 老黃瓜洗淨切開,留皮,刮去瓜瓤,再切件。
4 紅蘿蔔去皮,洗淨,切件 。
5 淮山刨皮,切件。
6 煲入注入水,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滾起,以大火滾15分鐘,轉慢火煲1.5個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完成。
詳細食譜﹕【鄭小B之成長日誌】解暑袪濕、健脾胃︳老黃瓜淮山素湯
4. 花生眉豆扁豆節瓜雞腳湯
花生1両
眉豆2両
扁豆2両
雞腳6隻
節瓜2個
薑片2片
水2公升
1.眉豆、花生、扁豆洗淨。
2.節瓜去皮切件。
3.雞腳沖洗淨原隻滾水飛水。
4.所有材料放入2公升滾水中,煲1小時即成。
5.紫菜蜆肉湯
鉀質有助平衡體液,減少身體中的鈉,而紫菜每百克含鉀量就達到1640毫克!另外,紫菜含有豐富碘,有助甲狀腺平衡荷爾蒙,是小朋友腦部和神經發展需要的重要營養素。
材料﹕紫菜1餅、蜆肉1碗 (新鮮或急凍)、豆腐1磚、薑4片、水6碗
做法﹕
1. 紫菜和蜆肉分開浸泡洗淨。
2. 煲滾水,加入豆腐,蜆肉和薑。
3. 水滾後再加紫菜煲15分鐘,加少許鹽調味。
詳細食譜﹕春困祛濕|15大祛濕食物及茶療推介
延伸閱讀:驚蟄春困︳祛濕唔只可以靠飲湯 營養師推介3款「祛濕」食譜
6.小豆祛濕茶
小豆祛濕茶可以以茶當水飲,主要針對濕熱症狀的濕疹。常見的濕熱型症狀有皮膚紅腫或有滲液、易口乾、小便黃、大便軟泥狀及肢體疲倦。適合1歲以上人士服用,當小朋友飲用後會較多小便。
材料:赤小豆 3錢、淡竹葉 1錢、甘草 1錢、水適量
做法﹕
1.赤小豆先用冷水浸半小時後,備用
2.將赤小豆、甘草放入滾水中煲約15分鐘
3.再加入淡竹葉煲5分鐘即可
當中的赤小豆:利水除濕,消腫解毒功效、淡竹葉:清熱除煩,通利小便功效、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調和藥性功效。
延伸閱讀:中醫教按摩6大穴位 紓緩小朋友濕疹 (附小豆祛濕茶食譜)
7.蓮子蓮藕飲
(兩歲或以上幼兒適用)
材料:蓮子5g、蓮藕15g、百合5g
做法:材料洗淨,放入水中煲約45分鐘,瀘出湯渣,待涼即可在暑天當飲料飲用,每星期可飲用兩次。
延伸閱讀:【中醫教你防流感】4款簡單飲品 增強小朋友化濕功能
8.冬瓜雙葉飲
(兩歲或以上幼兒適用)
材料:荷葉10g、桑葉6g、冬瓜適量
做法:材料洗淨,放入水中煲約30分鐘,即可在暑天作日常湯品間中飲用,每星期可飲用一次。
延伸閱讀:【中醫教你防流感】4款簡單飲品 增強小朋友化濕功能
9.紅豆淮山粥
材料:紅豆20g、茯苓12g、干淮山12g、紅米50g。
製作:
先把材料洗乾淨,紅豆浸軟,把各樣材料開火煮,用大火煮至水滾,然後轉細火
加入少量鹽和冰糖調味
功效:清熱祛濕,有就紓緩腹脹便秘
10. 鯽魚冬瓜湯
材料:鯽魚一條,冬瓜半個,豆腐1磚
製作:
將鯽魚洗凈,去腸雜及鰓與冬瓜,豆腐一起煮湯,熟後放鹽調味。
作用:清肺利尿,消腫除濕。
11. 粉葛赤小豆扁豆豬骨湯
粉葛:止渴除煩、清熱、去骨火
赤小豆:健脾袪濕、利尿消腫
扁豆:健脾化濕
紅蘿蔔:健脾胃、益肝明目
蜜棗:補氣止咳潤肺。
材料:
粉葛 1/2至1個、赤小豆 40g、扁豆 40g、紅蘿蔔 1-2條、豬骨 $40、蜜棗 3粒、果皮 1/4片、水 3L
做法:
1. 豬骨出水備用
2. 紅蘿蔔及粉葛去皮切件備用
3. 赤小豆、扁豆、蜜棗洗淨略浸備用
4. 果皮浸軟去囊
5. 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12. 粉葛黨參螺頭螺片湯
袪濕湯可幫助排走體內濕邪,趕走濕悶乏力、沒精力胃口等問題,飲完令人感覺舒適一點。這次選用百搭的黨參,能令湯水更香甜,亦能平衡體質。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胃
螺頭螺片:滋補養顏,滋陰補腎
粉葛:袪濕利水,去骨火
花豆:健脾壯腎;扁豆健脾胃
赤小豆:補血消腫,利尿健脾胃
薏米:利水清熱
陳皮:理氣健脾
蜜棗:補中益氣。
材料:
黨參 40g、螺頭 3隻、螺片 2片、粉葛 1斤左右、紅蘿蔔 1條、花豆 80g、扁豆 80g、赤小豆 40g、薏米 40g、陳皮 1/4片、蜜棗 2粒、豬骨 $50、水 3L
做法:
1. 先將螺頭、螺片略浸
2. 豬骨出水備用
3. 粉葛及紅蘿蔔洗淨去皮切件備用
4. 花豆、扁豆、赤小豆、薏米、蜜棗洗淨略浸備用;果皮浸軟去囊備用
5. 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
(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老黃瓜湯,來解暑袪濕。 以腰果,粟子來代替肉 ; 再加上淮山,健脾益肺腎。 一家大細都啱飲!
老黃瓜﹕清熱解暑,袪濕
淮山 ﹕健脾胃,益肺腎
栗子﹕養胃健脾,增強食慾
腰果﹕補腦養血、補腎健脾
材料:
老黃瓜 1個 、紅蘿蔔 1個、 赤小豆 2両、扁豆 2両、淮山 1枝、粟子 12粒、 腰果 半碗、果皮 1瓣、水 3L
做法:
1. 果皮用清水浸軟,刮囊。
2. 腰果、粟子、赤小豆、扁豆浸洗淨,備用。
3. 老黃瓜洗淨切開,留皮,刮去瓜瓤,再切件。
4. 紅蘿蔔去皮,洗淨,切件 。
5. 淮山刨皮,切件。
6. 煲入注入水,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滾起,以大火滾15分鐘,轉慢火煲1.5個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完成。
小貼士:
刨淮山皮前最好先戴上手套, 因為鮮淮山肉有滑滑的黏液, 戴手套可免跣手,而且黏液會令人手痕,所以最好全程戴上手套,直到將淮山放入煲內為止。
14. 赤小豆粉葛紅蘿蔔薏米 祛濕湯
粉葛湯助健脾祛濕、解肌舒筋。
赤小豆: 健脾袪濕、利尿消腫
粉葛: 清熱、解肌舒筋、去骨火
生薏米: 微寒,利水祛濕
熟薏米: 健脾益胃
材料:
粉葛 1斤半、赤小豆 1兩、生熟薏米 1兩、紅蘿蔔 1個、肉 30蚊、蜜棗 3粒、果皮 1瓣、水 3L
做法:
1. 粉葛及紅蘿蔔去皮,切件備用。
2. 赤小豆、生熟薏米、蜜棗浸洗淨,備用。
3. 果皮用清水浸軟,刮囊。
4. 肉汆出水備用。
5. 煲內注入水,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大火滾15分鐘,轉小火煲2小時,下少許鹽調味,完成。
小貼士:
– 孕婦不宜飲用。
– 如怕生薏米寒涼,可將生熟薏米改用扁豆。
– 可加入粟米或老黃瓜同煲。
15. 竹蔗粟米鬚蘋果茶
粟米鬚清熱利尿、袪濕;竹蔗味甘清熱;蘋果生津潤肺、益氣開胃。
材料:
竹蔗 1札、粟米鬚 12兩、蘋果 3個、水 約2.5L
做法:
1. 竹蔗洗淨,一開二。
2. 粟米鬚洗淨。
3. 蘋果用刀刮去表面的蠟,洗淨,去芯,切件。
4. 煲內注入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煲滾15分鐘,轉小火煲45分鐘,完成。(可按自己喜歡的甜度,加入冰糖)
小貼士:
– 飲用之前,要了解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飲用。
– 按個人喜好,加入無花果或馬碲或糖冬瓜。
16. 魚腥草竹蔗甘筍薏米水
魚腥草有植物抗生素之稱, 有清熱, 抗炎, 排水利尿, 通淋巴等功效。 對流行性感冒, 金黃葡萄球菌等病毒, 口腔潰瘍也有抑制作用, 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同時亦有化痰去濕, 平喘, 抗腫瘤的功用。
材料:
魚腥草 4兩、竹蔗 1條、茅根 1紥、甘筍 1條、馬蹄 5-6顆、生熟意米 各1兩、糖冬瓜 數塊
做法:
把全部材料切片(可在購買時叫菜檔代為去皮和切件) 浸洗乾淨後, 加水7-8碗水慢煲45分鐘至出味。 這個茶味道十分清甜, 不用加糖也很可口。 即使平時作保健茶也很適合, 一家大細也能飲用。
小貼士:
*每人體質不同,以上湯水含有不同藥材,在飲用前請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材料(4人份量) :
鮮淮山 1條、粟子 半磅、紅蘿蔔 1條、杞子 1/3杯、排骨粒 半斤、薑片 數片
做法:
1. 選用蒸煮排骨粒, 肉味更易滲入湯水中, 先把排骨粒汆水洗淨
2. 燒一鍋水, 未水滾加入排骨粒, 粟子, 淮山, 薑片同煲
3. 滾後細火煲1小時, 然後加入杞子滾10分鐘, 加鹽即可。
這個湯水相當鮮甜, 而且連渣也能吃掉. 天氣潮濕, 容易疲倦, 胃口也欠佳, 不妨煲這個湯水補充營養, 增加食慾. 小朋友都好適合飲~~
18. 粟米鬚生熟薏米水
粟米鬚生熟薏米水清甜,冷熱皆宜,可清熱利濕及消腫。此茶飲具清熱袪濕、消水腫等效用,冷熱皆宜,適合在潮濕的春夏天飲用。生薏米性寒,熟薏米寒性較輕,兩者功效大致相同,只是生薏米較寒涼,加入熟薏米同煮可有助中和寒性。
材料:
粟米鬚 300克、生薏米 58克(約一両多)、熟薏米 38克、
糖冬瓜 80-100克(甜度視個人喜好)、清水 10杯
做法:
1. 粟米鬚浸泡,洗淨;生熟薏米浸泡,糖冬瓜沖洗乾淨。
2. 燒滾水,加入所有材料煮滾,蓋上鍋蓋。
3. 以小火煲約一小時至出味,熄火;即可飲用。
溫馨提示:
– 給小孩飲用可減少糖冬瓜的份量及洗掉表面的糖,避免過甜。
– 此茶具清熱袪濕、利小便、消水腫等效用。
– 同時,冷熱皆宜,適合在潮濕的春夏季節飲用。
– 糖冬瓜富營養,具有清熱生津止渴之效;帶有甜味,故不用額外加糖。
– 生熟薏米和糖冬瓜等材料可於街市雜貨店或藥材鋪內選購。
19. 糖冬瓜消暑祛濕茶
材料:
消暑祛濕包 1包、糖冬瓜 8條、水 2.5公升
做法:
1. 薏米沖洗乾淨,用水浸10分鐘,備用;
2. 其他祛濕包材料都沖洗乾淨;
3. 水滾後放下所有材料,大火煲10分鐘,然後轉細火繼續煲2小時便完成
功效:消暑解渴,利尿袪濕,清熱排毒
20. 鮮淮山螺頭湯
材料﹕
新鮮淮山 1條、紅蘿蔔 1個、合掌瓜 1個、乾螺頭 2個、日月魚 1份約10個、圓型豬展 1個(我呢個60蚊)、無花果乾 2粒
做法﹕
1. 螺頭同日月魚清洗後用熱水浸軟(約4-5小時)
2. 豬展切件,連薑蒜跑活水後洗淨備用
3. 紅蘿蔔去皮滾切,合掌瓜刷乾淨表皮後切件
4. 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
5. 戴手套後將新鮮淮山去皮,切片,避免汁液彈到皮膚
6. 湯煲預備約3公升水,水滾後將全部材料掉晒落去,中火煲15分鐘後轉小火煲2小時,完成 有新湯飲好開心。
21. 准山赤小豆扁豆 祛濕湯
材料
豬肉眼$35、果皮1小角、無花果4至5粒、生熟薏米、北芪、准山、赤小豆及扁豆
做法
1. 豬肉洗乾淨,氽水準用;果皮浸透去囊;其他藥材浸洗一陣備用
2. 煲內放約3L水,然後加入果皮
3. 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
4. 待水再次滾起時,先繼續用大火煲約15分鐘,然後轉慢火加蓋煲5小時
5. 最後加入少少鹽調味,即成
溫馨提示
由於材料涉及藥材成分,所以係好因應個人體質,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下自己,或者問下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呢個湯料啱唔啱自己呀!
22. 鳳梨苦瓜排骨湯
菠蘿可以消暑解渴、袪濕消腫;苦瓜可以散熱解毒;黃豆健脾益胃,所以呢個湯可以清熱潤燥,好啱夏天飲用。
材料
菠蘿一個、苦瓜一個約一斤、蜜棗四粒、黃豆約半飯碗及排骨約$40
做法
1. 排骨洗淨汆水備用;蜜棗及黃豆浸洗一陣
2. 苦瓜去籽切塊,汆水後瀝乾,汆水可以減少那一種苦味
3. 到處理好似係最困難嘅菠蘿。初時我都唔識去皮,但原來唔係好難,好似切西瓜咁先嚟一開四
4. 之後慢慢切開層皮、去釘
5. 然後將菠蘿切塊
6. 煲內放約6L水,待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
7. 待再次滾起時,用大火加蓋煲約三十分鐘
8.轉慢火加蓋煲多一小時
9.最後加入少少鹽調味,即成
溫馨提示
雖然苦瓜對消暑清熱係好好,不過佢嘅屬性比較涼,所以係好因應個人體質,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下自己,或者問下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呢個湯料啱唔啱自己呀!
23. 牛大力土伏苓粉葛豬骨湯
牛大力土伏苓粉葛豬骨湯助處理皮膚搔癢、易倦兼腰痠背痛等問題。
材料
牛大力 4兩、土伏苓 4兩、粉葛一件、赤小豆及扁豆約一兩、豬尾骨$50、果皮2片及蜜棗4粒
土茯苓–除濕解毒,通利關節,治療皮膚痕癢
牛大力–補虛潤肺,強筋活絡,治療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
粉葛–解熱退燒,降低血糖,透疹止瀉,治療熬夜頸背筋骨酸痛
做法
1. 牛大力、土伏苓及粉葛由於已經切好晒,所以用水沖洗幾次就得(真係好方便哦);蜜棗、赤小豆及扁豆浸洗一陣;果皮浸軟刮囊;豬骨汆水
2. 煲內加入約4L水,然後加入果皮
3. 待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
4. 繼續用大火加蓋煲約30分鐘
5. 之後轉慢火加蓋煲多2小時
6. 最後加鹽調味,即成
味道又唔係好差,只係我比較少煲依啲山草藥湯唔多習慣,同埋豆味重咗啲啲,所以小小豬唔鐘意飲,我同老公都覺得唔錯,同埋間中解下身體嘅毒,人都健康啲呀!
溫馨提示
個人體質有所不同,我啱飲時又未必每個人都啱,所以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下自己,或者問下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呢個湯料啱唔啱自己呀!
24. 雲苓蓮子薏米南豆黃瓜 祛濕湯
雲苓蓮子薏米南豆黃瓜湯,雲苓有健脾祛濕嘅功效;蓮子就可以清心醒脾,補中養神,健脾補胃;薏米就唔洗講都知係袪濕良方啦!只係南豆嚟講就有啲陌生,原來南豆又叫做南扁豆,對健脾益氣、袪濕消暑都好有幫助,所以如果唔鐘意赤小豆及扁豆嗰個重豆味時,可以改用南豆,因為功效都係差唔多呀!依幾樣藥材加埋個黃瓜一齊煲,就可以健脾、袪濕、補氣,最重要係煲出嚟白雪雪又甜甜哋。
材料
都唔算係好多,豬肉眼$40、黃瓜1個、蜜棗4-5粒;雲苓、蓮子、薏米、南豆,藥材份量方面你同藥材店職員講大約幾多人飲用,佢就會幫你執份量啦
做法
1. 瘦肉洗淨汆水備用,藥材就浸洗一陣
2. 黃瓜去籽切塊,切大嚿啲都唔怕,因為太細煲完湯就冇得食啦
3. 煲內放約3L水,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
4. 待再次滾起時,先繼續用大火煲約15分鐘
5. 然後加入黃瓜
6. 用大火煲約15分鐘,再轉慢火加蓋煲5小時
7. 最後加入少少鹽調味,就可以飲啦
8. 千祈唔好漏咗啲黃瓜,煲過湯嘅特別好味,簡直係我至愛呀
溫馨提示
由於材料都涉及藥材成分,所以係好因應個人體質,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吓自己,或者問吓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呢個湯料啱唔啱自己呀!
25. 蘆根薏米雪梨水
蘆根薏米雪梨水用蘆根、銀花同甘草一齊煲,有清熱袪濕同埋潤肺生津等功效,對濕疹好好,可以清內熱。
材料
雪梨四個,蘆根、薏米、銀花及甘草。
做法
1. 雪梨洗淨去核切塊
2. 所有材料要浸洗半小時
3. 將全部材料及1L水放入煲內
4. 待水滾後轉用慢火煲約1小時,咁就煲好啦~
5. 待涼後入樽,就可以飲得
26. 無花果 雪梨薏米水
無花果有益,可以補血氣、強體質、滋潤喉嚨、幫助皮膚鎖水、祛水腫同埋潤腸,減少便秘。無花果再加埋雪梨就夠晒滋潤,再加埋薏米一齊,就可以有埋祛濕同祛水腫嘅功效,真係飲完可以即刻潤返晒,飲完仲唔即刻靚返晒。
材料
雪梨4個、無花果6粒、生薏米及熟薏米各半碗
做法
1. 生熟薏米先浸1小時;無花果略沖洗後切開一半,容易啲出味;雪梨去芯切件
2. 煲內放入3L水,然後將所有材料加入煲內
3. 待水滾後,用大火加蓋煲約15分鐘
4. 然後轉慢火加蓋煲多一個鐘
5. 煲好之後就可以試吓味,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加少少冰糖調味。
溫馨提示
由於材料都涉及藥材成分,所以係好因應個人體質,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吓自己,或者問吓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呢個湯料啱唔啱自己呀!
27. 羅漢果粟米芯茶
羅漢果加乾粟米芯一齊煲,味道甜甜的,對清熱解暑同祛濕有幫助。乾粟米芯有利尿減肥、清熱、消暑祛濕 利尿祛濕功效;羅漢果有清熱解暑、化痰止咳、涼血舒骨、清肺潤腸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材料
乾粟米芯約一兩半及羅漢果一個
做法
1. 乾粟米芯水浸洗一陣;羅漢果壓碎
2. 煲內放入三公升水,然後加入乾粟米芯及羅漢果
3. 待滾後,加蓋用大火煲三十分鐘
4. 之後轉小火煲一小時
5. 熄火後就要即刻夾起啲材料,因為如果浸得耐,個羅漢果甘味就會重
6. 待涼後就飲得啦
溫馨提示
由於材料都涉及藥材成分,所以係好因應個人體質,大家記得煲之前了解吓自己,或者問吓相熟中醫/藥材店職員,睇下呢個湯水啱唔啱自己呀!
28. 赤小豆排骨湯
屬溫和袪濕湯。赤小豆有消腫利尿健脾胃的作用,薏米同樣健脾清熱、排水利尿,更有美白作用,加入紅棗除了補氣補血,味道更香甜。
材料
赤小豆40g;生薏米40g;扁豆40g;紅棗8粒;排骨半斤;蜜棗3粒;水3L
做法
1. 排骨洗淨及出水備用
2. 赤小豆、生薏米、扁豆、蜜棗及紅棗(開邊去核)洗淨略浸備用
3. 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3小時便成)
29. 節瓜章魚花生眉豆湯
章魚又名八爪魚,為益氣養血食材,含豐富蛋白質及礦物質,還含抗疲勞、抗衰老等重要保健因子,深受不少人仕歡迎。這個節瓜章魚花生眉豆湯,亦是一款合家湯水,更適合母乳餵哺人仕,能增加乳汁分泌,補血養顏。不熱不寒的節瓜則有預防感冒,清腸胃利小便,補腎及養顏潤膚的功效。眉豆健脾去濕,花生潤肺補血,瑤柱則滋肝補腎。
材料
章魚80g;節瓜2個;花生40g;眉豆40g;瑤柱4粒;蜜棗3粒;豬展$30;水 3L
做法
1. 節瓜去皮切件備用
2. 章魚切件,跟花生、眉豆、瑤柱及蜜棗略浸備用
3. 豬展出水備用
4. 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30. 赤小豆粉葛鯪魚 祛濕湯
此湯有助清熱袪濕袪骨火,而且味道鮮美丁點鹽也不用下,是款健脾強體、四季適合的合家湯水,不用推介,家中各人也添飲以示支持。粉葛有清熱、生津止渴及舒緩肌肉酸痛的功效;赤小豆及扁豆有袪濕暖胃的作用;紅蘿蔔益肌明目、有助增強免疫功能;蜜棗則有補脾胃、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鯪魚補氣活血。
材料
粉葛約1斤;紅蘿蔔1條;鯪魚1條;扁豆80g;赤小豆40g;豬展$30;蜜棗2粒;薑2-3片;水3L
做法
1. 粉葛、紅蘿蔔去皮切件備用
2. 扁豆、赤小豆、蜜棗洗淨略浸備用
3. 豬展切件出水備用
4. 下油爆香薑片,放入鯪魚每邊煎約3分鐘
5. 除鯪魚外,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至水滾,再放入已煎鯪魚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31. 玉米鬚茶
詳細食譜﹕夏天湯水│落雨打風周身唔舒服? 中醫拆解「濕氣」對人體影響及改善方法 附10款袪濕湯水食療
32. 薏米仨紅豆粥
詳細食譜﹕夏天湯水│落雨打風周身唔舒服? 中醫拆解「濕氣」對人體影響及改善方法 附10款袪濕湯水食療
33. 青瓜奇異果奶昔
營養小貼士:
1. 青瓜中的鉀質有助消除水腫及具利尿的效用。
2. 奇異果含豐富維他命 C,具抗氧化功效。
材料:
青瓜 2小條 (200克)
奇異果 1個 (100克)
脫脂奶 200毫升
蜜糖 2茶匙
做法:
1. 青瓜洗淨後去蒂去皮,切成小件備用
2. 奇異果去皮並切成小粒備用
3. 把青瓜、奇異果及牛奶放入榨汁機中打汁
4. 最後加入蜜糖打勻即成
34. 雪梨生魚湯
材料:
雪梨 3隻
雪梨乾 3-4片 (可不加)
生魚 1條
豬骨 $40-50
薑 2片
南北杏 10g
蜜棗 2粒
水 2.5L
做法:
1) 生魚洗淨抹乾備用
2) 豬骨切件出水備用
3) 雪梨洗淨切件去籽備用
4) 蜜棗及南北杏洗淨略浸備用
5) 下油爆香薑片,放入生魚煎每邊約3分鐘,轉大火及倒入沸水
6) 滾起後轉用高壓煲,再加入餘下材料煲20分鐘,於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 (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便成)
詳細食譜﹕【Sammy】生津潤燥 止咳化痰 祛濕 雪梨生魚湯
35.蓮藕栗子赤小豆扁豆豬骨湯
材料:
蓮藕約一斤半、扁豆一両、赤小豆一両、淮山一両、紅蘿蔔一條、粟米一條、栗子約十粒、蜜棗4粒及豬骨$40
做法:
詳細食譜﹕蓮藕栗子赤小豆扁豆豬骨湯
36. 蘋果薏米無花果水
材料:
1. 蘋果 3個
2. 生熟薏米 1碗
3. 無花果 3粒
4. 水 約2.5L
做法:
1) 生熟薏米及無花果用清水浸洗。
2) 蘋果用刀刮去表面的蠟,洗淨,去芯,切件。
3) 無花果剪開一半。
4) 煲內注入水,放入所有材料,大滾15分鐘,轉小火煲45分鐘,下少許冰糖調味,完成。
功效:健脾補腎、健胃利濕
材料:生熟薏米40克、芡實40克、白蓮子40克、鮮淮山1條(約200克)、豆腐1磚、薑2片
做法:
(備註:孕婦應避免食用薏仁。)
「四神湯」即指用淮山、芡實、蓮子、茯苓或薏米為主要材料的湯水。薏米祛濕清熱,淮山及蓮子可以補虛,四種材料湊合起來有健脾養顏、袪濕潤降燥等多種功效。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功效:健脾補腎、健胃利濕
材料:粉葛1斤、新鮮土茯苓30克、老桑枝20克、陳皮1塊、赤小豆20克、扁豆20克、蜜棗2大粒、豬腱半斤、清水10碗、鹽 適量
做法:
(備註:孕婦忌服)
食物功效
粉葛:清熱去火、生津止渴
土茯苓:清熱解毒、通利關節
老桑枝:祛風濕、利關節
赤小豆、扁豆:健脾、利尿祛濕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生苡仁 20克、淮山 20克、圓肉 10克、蓮子 20克、玉竹 15克、百合 20克、北沙參15克、茨實 20克 (*可加瘦肉)
做法:
適合人士:寒底、易腹瀉的濕疹患者
寒底人士特徵,例如:面青唇白、嘴唇偏白、舌頭偏白、容易腹瀉、沒精打采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適合人士:熱底濕疹患者
熱底人士特徵:例如說話大聲、多動、皮膚經常偏紅
材料:新鮮魚腥草 200克、蘋果 2個、雪梨 2個、南北杏 共20克、陳皮 1角
做法: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功效:
材料:鮮白菜2棵(約200克)、菜乾70克、南北杏 20克、瘦肉309至400克、紅蘿蔔1條、蜜棗2粒、小無花果8粒、薑3片
做法: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材料:瘦肉200克、冬瓜1個 (約1斤半)、生薏米30克、淮山30克、蜜棗2粒
做法:
適合:紓緩身體濕重症狀
注意:若有腹瀉或外邪入侵,宜待康復後飲用。
詳細食譜﹕濕疹食療|潮濕天氣濕疹發作痕癢滲水 中醫教搽3種膏+推介7款湯水止痕去濕
註:以上所有食療只作參考,請根據個人體質諮詢中醫師或家庭醫生意見。
內容提供:曹信恩註冊中醫師、中醫爸B、李騫賢註冊中醫師、小小豬廚房、Sammy Says、鄭小B之成長日誌、QB媽媽、小高廚房、Kelly’s Kitchen、米豬媽媽、李廣冀醫師
其他食譜: